观音古洞
在梅岑后,洞穴自然形成,洞内能环游。洞顶岩石重重,上有撩木数株,荫天蔽日,蔚为大观。洞前有清时创建的观音洞庵,庵基系用方石在陡坡上砌成。清代许琰所写《观音洞》诗云:“地势磨旋海,岩形笠覆僧。路危侵叶过,岭峻挟云登。鸟向归龛佛,龟呼上岸崩。不因留圣迹,雕镂恐无能。”
普陀山风光独恃,四时景变,晨昏各异,为其它名山所不及。前人曾有“普陀十二景”、“普陀十景”、“普陀八景”等赞诗,但有的风景徒留虚名,不复存在。观选其精华,予以释意,亦称“普陀十景”。
梅湾春晓
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,普陀山青树绿屿,生气盎然。平 存的“吹而不寒杨柳风”,绐人以苏榈、振夼的感觉。天咐 无风时,如果站立山巔,远眺海灼,饵舟竞驶,明鸟翔集; 海中水纹,一一毕现;山外青山,层层叠翠。若在夜晚,“疏枝淡月,岛屿烟昏”,诗情画意,别有一番景色。
普陀山春色无边,耐人寻味。